众所周知,120救护车担负着市区内民众的120救治任务,实行“就近救急”原则,但是,对于院际之间病人的转诊——非救护转运,这项任务由于不属于120救护车的调度任务,更兼转院转诊之路途较远,风险加大,下级医院转运救治条件有限,上级医院又没有必须派车的责任,私人救护车虽存在但并不“名正言顺”,当然,转运中途的医疗安全也无保障,但是,患方却时常有这样的转运需求。近日,一则古稀老人非救护转运事件引发热议,非救护任务究竟该由谁来完成?制度究竟该由谁来完善?这中间出现的“漏洞”、“断层”该由谁来填补?
近年来,因救护车叫车难、等候时间长等引发的纠纷,频频成为热点话题。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全国看病,车少人多,巨大的医疗转运用车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救护车资源真的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吗?
120现状: 四成救护车在当"搬运车" 这一比例逐年上升
(上海数据)
2011年 救护出车:83.2%
转院、出院:16.8%
2012年 救护出车:69.7%
转院、出院:30.3%
2013年 救护出车:62.8%
转院、出院:37.2%
据透露,南京市救护2015年全年共接听求救电话近53万次,救护车出车12万次。其中感冒、拉肚子、转院等“非救护”出车6万多次,占比近60%。可见,并非单单是车不够用的问题,救护资源被“抢占”的现象亟待解决。
同“救护车”等诸多特殊公共需求一样,“非救护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民生需求,但不同的是,对于“非救护车”的运营和管理依然还处在“空白”期。行业、服务、收费等诸多标准尚未确立,相关法律责任认可不清晰,关于非紧急医疗救护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
腾康24小时救护转送致力打造非紧急医疗转运社会化平台,将转院、出院回家、孕婴护送、老人或残障人士出行等非救护护送需求统一整合,把遍布全国的医疗护送服务网络进行了互联互通,以全国各地重要城市救护、医院的资源合作为基础,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调派技术优势,实现救护车预约的便捷服务。